新茶飲市場熱度不減
新老玩家爭相入局
千億賽道,群雄逐鹿
誰能脫穎而出?
打開增長新空間
品牌如何發(fā)力?
本期《頭腦風暴》邀請新茶飲供應商代表、新茶飲連鎖品牌企業(yè)以及咨詢機構、學者專家共同展開探討《誰將引領新茶飲產業(yè)未來》。
“新茶飲”現(xiàn)在到底有多火?繼奈雪的茶于港交所掛牌上市,成為新茶飲第一股之后,蜜雪冰城一年擴張一萬家店,中國郵政開出自己的奶茶店郵氧的茶,喜茶完成最新一輪融資后,估值達到600億元。
近年來,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,技術的迭代升級,以現(xiàn)萃茶為特點的“新茶飲”備受消費者青睞。從2015年開始,包括喜茶、奈雪的茶、一點點等品牌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,“新茶飲”的說法慢慢興起。
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0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(guī)模近千億元,預計到2030年,整體市場規(guī)模將突破2千億。此外,新茶飲不僅在一二線城市遍地開花,并且下沉至三四線城市,成為“小鎮(zhèn)青年”的日常飲品。
《中國新茶飲供應鏈白皮書2022》指出,在資本強烈的關注和持續(xù)涌入之下,新茶飲已成為近年來消費增長最為快速的行業(yè)之一。在展望新茶飲的未來前景時,不少機構都指出,這是一個未來可期、規(guī)模千億以上的高成長性賽道,前排玩家甚至有機會成為比肩星巴克的行業(yè)巨頭。新式茶飲火爆不減原因何在?行業(yè)迅速膨脹是否也帶來了一些隱憂?誰將引領新茶飲的未來?
本期精彩看點:
1、新茶飲的崛起給產業(yè)鏈上下游帶來了哪些發(fā)展機遇?
2、同質化競爭加劇,新茶飲的下半場拼什么?
3、爆款不常有,新茶飲品牌如何能抓住它的爆款紅利期?
4、食品安全問題頻發(fā),新茶飲如何將產業(yè)鏈最大的痛點轉化成機遇?
5、新茶飲走向全球化,如何打造“中國式星巴克”?
嘉賓精彩觀點搶先看——
黃國晃——鮮活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
今天我們看到的是一杯奶茶開啟了我們目前的新茶飲,而新茶飲之所以新,是因為水果茶的代入,所以產生顏值。這個“新”已經不是單純只有好不好喝的問題,而是會有顏值,而且進一步跟我們的互聯(lián)網或者移動傳輸?shù)墓ぞ呓Y合在一起,落地到我們現(xiàn)在所理解的這種感官部分的一個文化。
張一林——哲林實業(yè)董事長
整個茶飲行業(yè)它的科技含量,我覺得還是會越來越高,就是門檻越來越高,就拿食安這個板塊來講,我們現(xiàn)在已經從種植開始,然后去溯源到它的農殘問題,每一批次它都必須要經過抽檢之后,它才能配送到各個門店,然后我們對于門店的食安的稽核,是每個月都有專業(yè)的一個隊伍,天天在外面跑門店,除此之外,還有大量的督導天天去輔導門店。
譚智文——巡茶創(chuàng)始人
新茶飲我把它拆成兩個字,一個是茶,一個是飲,我認為上半場就是飲,就是一杯爆款,以更快地上新、更多的小料,還有更好的原物料,不斷地快速開店。但是我們在思考,茶飲的下半場,隨著每一個人對于茶飲有更多的,不論是健康的要求,還是文化的追逐,我們認為它應該回位到茶的最本質,它應該更簡單、更純粹,還有更深的一些文化。
占德蘇——前茶百道督導
我覺得是多元化跟DIY。因為我本身是一個90后,我站在一個前端,和一個消費者的角色來看的話,就是90后是一個“移情別戀”的角色,他今天可能會選擇茶百道,明天我就會選擇7分甜,他更多的想法是我能夠以我自己的個性去選擇產品的一個搭配。
今年是新茶飲行業(yè)第一次達到消費需求千億的規(guī)模,我們同樣預計在未來的三五年之內,可能它能保持從千億到1500億等等這樣的水平,所以整體它的不飽和一定是現(xiàn)狀。包括我們看到這個消費者在消費需求的行為端,仍然保持著旺盛的需求,消費者消費的頻率其實在增長,他消費的單價也在提升,這當中消費的多元化這方面的趨勢是有的。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否認在這個行業(yè)的局部存在著飽和。
余明陽——中國企業(yè)發(fā)展研究院院長擬邀請嘉賓:
大量的新茶飲其實是在珍珠奶茶基礎上,以奶、茶和水果作為核心,對整個產業(yè)的一個提升,這個產業(yè)的提升既滿足了生產端對于產品的要求,也滿足了需求端對產品的要求,因為以90后Z世代為代表的消費特點,叫四句話,高顏值、零等待、微參與、重潔癖。所以從供應端到消費端來說,它都是滿足消費升級需要的產物,而就未來隨著消費的進一步升級,這個行業(yè)也將會出現(xiàn)新的洗牌。
總編輯觀察:
第一財經總編輯楊宇東:我們看到新茶飲賽道現(xiàn)在非常熱鬧,原因是中國市場非常大,然后資本也非常密集投入到這個賽道來了,確實年輕人的消費習慣也促成了這個賽道的火熱,但是因為這個行業(yè)本身,目前技術含量還不高,另外也缺乏統(tǒng)一的標準。所以現(xiàn)在我們看到即便是其中的一些頭部企業(yè),其實也沒有找到一個可持續(xù)的盈利模式。所以關于這個行業(yè),我們還是要去更多地從市場規(guī)律的角度去做一個投資和分析,提高它的技術含量和競爭門檻。
來源:第一財經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